伟大的历史性跨越纪念轻工行业改革开放30周年
2008-12-18 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一次划时代的会议,会议拨乱反正,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到开放的伟大的历史行程。30年的艰辛探索,30年的耕耘贡献,伟大的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历史的奇迹。
在这场伟大的历史变革中,轻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跨越,成为世界轻工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轻工行业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177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76041亿元;利税总额由1978年的185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5249亿元。轻工行业的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小,整体上达到了国际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的水平。轻工行业全面实现了资源市场化配置,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轻工行业快速与世界贸易规则接轨,顺利渡过后过渡期,国际贸易额逐年扩大,在世界消费品市场上扮演了重要的供应商的角色,产品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轻工行业实现出口创汇额2703亿美元,成为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回顾
轻工行业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可以用波澜壮阔来形容。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伟大的社会变革,其中的艰辛让全程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人难以忘怀。“摸着石头过河”形象地表达了探索改革道路,创新发展理论和丰富成功实践的艰难和曲折。轻工业是实行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市场的行业之一,市场化程度高,行业竞争也异常的激烈。30年间,轻工业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变革,轻工企业经历了不断的市场筛选,在激荡沉浮中不断发展壮大。回顾30年轻工业的发展历程,既与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一脉相承,又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可以归纳总结出一些反映行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㈠向市场经济过渡初期(1979年~1991年)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处在短缺经济阶段,日常生活物资供应困难,基本生活消费品要凭票供应。改革开放后,解决供需之间矛盾,满足市场需求成为轻工业的发展原动力。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轻工业实行了“六个优先”,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措施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和引进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的产业政策,在各种生产资料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资保障。与此同时,轻工业率先推行了投资体制改革和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将固定资产投资从拨款改为贷款,实现了投资渠道的多元化,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变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逐步放开了产品的经销权,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自主地组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促进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开展了以经营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内部改革,改革用人和分配制度;落实集体经济政策,恢复集体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以上改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了轻工经济的发展。轻工业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也发生了变化,通过缩小计划管理范围,扩大市场调节比重,逐步放开商品价格,下放直属企业,改组和组建行业协会和扩大地方管理权限等改革措施,推动轻工业从条块分割的部门管理的旧体制向开放的行业管理的新体制的转换,行业协会成为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承担了政府委托的部分行业管理的职能。
市场经济的拉动和产业政策的推动,让轻工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有效的市场供应使商品短缺的局面得到扭转。80年代末,供求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时被百姓称为“三大件”的缝纫机、自行车和手表的产量开始回落,部分轻工产品生产过剩,出现了买方市场。同时,家用电器、塑料制品等新兴行业迅速崛起,电风扇、电冰箱、洗衣机等轻工产品成为新一轮消费的热点,不仅丰富和活跃了市场,而且为轻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79年~1991年的13年间,全国轻工业系统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率达到22%,累计投资额为1228亿元;1991年全国轻工系统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1.96倍,达到3332亿元;1991年轻工产品出口创汇额191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8倍,为轻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出现了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生产和需求两旺的形势,发挥了轻工行业投资少,见效快,对市场拉动作用大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对消费品需求的增长,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活跃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
这个阶段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期,计划经济还占主导,改革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减政放权层面上,通过推行租赁、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推动企业内部改革,培育企业的市场能力,提高企业的活力。轻工业管理适应改革的要求,率先打破行业条块分割的束缚,面向整个轻工行业,将工作重点向科技创新、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等营造行业发展环境,提高行业竞争力的方向转移,初步完成了行业管理工作定位,明确了工作目标,内部改革走在了其他工业管理部门的前列。当时的经济总量小,经济发展水平低,轻工业95%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处在手工和半机械化水平;行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加工贸易是合作的主要形式。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的区域环境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开始崛起,显示了经济的活力。
㈡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1992~2001年)
1992年1月,邓小平到南方巡视,发表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引起社会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讨论,经济特区取得的发展成果,极大地激励了全国人民改革开放的热情,以此为标志,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在国民经济调整中一些原军工、机械、商贸等部门的企业发展轻工业生产,为轻工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也改变了轻工业的组织构成,形成了大轻工的产业格局。轻工业利用外资的形式更加多样,外资从输出技术、设备向输出技术设备和投资兴办经济实体并重的方向转变,外资和港澳台企业的数量、企业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形成与国内企业同台竞争的局面。国企改革广泛而深入,通过产权转让、企业上市、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开展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改制工作,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随着民营、个体和外资企业的加入以及轻工企业转制工作的深入,轻工行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地区非公经济的比重超过国有和集体企业,成为经济主体。轻工行业管理机构进一步转变职能,全面完成了从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的历史性转变;轻工行业率先实施了名牌发展战略,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通过实施“以出口创汇为突破口,全面振兴轻工业”的发展战略,落实服务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资源”的要求,产品出口结构优化,产品升级,出口快速增长,日益显示出外向型的经济特征。
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消费水平,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拓展空间,到20世纪末,轻工行业形成了产业结构比较完整、能够满足市场多种消费需求的轻工业生产体系,轻工产品品种数量实现了逾十倍的增长,已达到了近30万种,极大的丰富了生活消费品市场,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轻工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全行业基本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供求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从数量增长主导型向质量效益主导型转变;一些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自行车、日用陶瓷、塑料农地膜、皮鞋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轻工业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了重要位置,从而确立了世界轻工生产大国的地位。2001年全国轻工系统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19倍,达到21524亿元;2001年轻工产品出口创汇额745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35倍。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轻工业产值、出口创汇、实现利税已分别占到或接近全国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和利税总额的1/3,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阶段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从管理向体制延伸,市场成为这个阶段的主题词,轻工业率先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广大轻工企业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通过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开展了经营和管理创新,企业文化普遍提升,市场开发能力大大加强,市场地位得到巩固;通过兼并重组促进了行业资源的整合,市场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1998年全国轻工业年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有20多家,大集团战略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更加广泛,促进了区域特色经济及专业化市场的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轻工业成为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和利税的主要来源;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技术交易市场的形成促进了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推动企业向技术创新主体演变,创新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从单纯的技术模仿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的方向发展;竞争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延伸,渠道竞争成为常态,企业之间在开展价格竞争的同时,品牌竞争日趋明显,投资拉动对轻工行业经济增长起到了决定作用,从行业整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竞争优势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处在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在生产规模扩大,贸易额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
㈢全方位开放时期(2002年~今)
2001年11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开始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轻工业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批全面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竞争性行业,能否适应新形势,顺利度过五年过渡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几乎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同步, 成立,行业全面实现了在市场化管理模式下运行。《轻工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用15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实现世界轻工强国的目标。这个时期,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开放,利用外资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形式更加多样,外资利用资本和技术优势在一些轻工产品领域快速扩张,引发对产业安全的思考;非公经济在轻工行业中的比重进一步扩大,总量超过国有和集体经济,成为经济的主体;在对外贸易中,产业结构和贸易分布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贸易摩擦增多,技术壁垒成为主要障碍,全面提升行业在世界产业链中的位置,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命题。新形势下,行业通过培育产业集群和专业化市场,推进品牌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和标准发展战略、走出去发展战略,加速内部资源整合,营造行业发展环境,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认证体系,在用标准中的国际标准采标率已经初步达到了规定目标。企业通过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向结构多元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市场差异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领军作用更加明显, 规模效益显现,全行业进入了变比较型优势、外向型优势为竞争型优势、创新型优势,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
在全面开放的国内外市场的拉动下,轻工业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在我国入世五年后, 2006年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58890亿元,与入世前的2001年相比,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分别增长了173%和172%,大大超过全国工业平均增长速度;通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采用现代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轻工业结构得到优化,按国家统计局口径,轻工行业产品涉及19大类、72中类、137小类,产品数量达到约50万种,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国内消费品市场,产品还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亿万家庭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进入重化时代和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高的情况下,虽然轻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并没有丝毫改变,更加鲜明地表现出“劳动就业、出口创汇、服务三农和满足内需”四个基本特征。
这个阶段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轻工业进入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时期,轻工经济快速与世界接轨,对外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外向型经济特征更加突出。在全行业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行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环境友好、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在政府的推动下,节能减排成为热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循环经济模式开始在重点行业推广。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通过特色区域培育形成了96个产业链条完整、产品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和一批辐射全国的专业化市场,全行业出现了东部地区稳步增长,中西部地区发展提速的局面,在产业转移中,各地区发挥各自长处,对口支援,实现了优势互补。企业的创新体系得到深化,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健全了技术创新机构,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的比重增加,一些行业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品牌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资源优势进一步向品牌企业集中,2006年销售收入排行前500位的轻工企业整体跨上了10亿元台阶。涌现出海尔、格力、波司登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品牌。轻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整体提升,同时,在世界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生产要素价格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各种制约因素叠加显现,积累的问题集中释放,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总结
30年的风雨历程,30年的探索追求,轻工行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跨越,成绩来之不易,值得总结汲取的经验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㈠坚持“大轻工”的发展理念,不断追求更高的发展目标
总结轻工业改革开放30年,我们注意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始终体现了一个“大轻工”的发展理念。它既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情怀,是不断超越自己的表现。可以说,“大轻工”的发展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贯穿了改革开放的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要求,是结合轻工业的实际,针对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不断深化改革和创新的产物。
“大轻工”的发展理念是伴随改革的要求提出的。在改革开放初期,轻工业发展滞后,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为了加快轻工业的发展,轻工业管理部门率先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打破部门和地区条块分割的局面,敞开行业大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展轻工业,开辟流通渠道,增加有效供给,使商品短缺的局面得到扭转。“大轻工”的发展理念,促进商品的大流通和经济的大循环,壮大了轻工经济。
“大轻工”的发展理念是在改革实践中得到丰富的。改革开放初期,面对企业“大而全”和“小而全”的封闭式的生产方式,全行业积极推进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打破部门和企业界限,推进社会化大生产,从而改变了旧的生产组织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果,解放了生产力。以后,轻工行业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尤其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行业推广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对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引领作用十分突出,改变了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带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大轻工”的发展理念促进了行业的大分工和生产的大协作,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大轻工”的发展理念是伴随改革深化得到升华的。在我国初步确立了世界轻工生产大国的地位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全行业把产业升级,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现了效益增长高于产值增长,出口结构优化的可喜变化,“大轻工”的发展理念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大变革,促进了轻工行业转型。
“大轻工”的发展理念可以归纳为:解放思想,按经济规律办事的科学精神;开放搞活,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实践精神;继承发展,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不忘使命,全面振兴轻工业的拼搏精神。
㈡坚持企业现代化建设,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总结轻工业改革开放30年,我们注意到,从明确企业的市场地位开始,到确立企业的经营主体和创新主体地位,轻工业改革开放按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围绕全面推进企业现代化建设,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这条主线展开。企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最具活力的因素,他们的成长为轻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改革成果主要表现在,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体制和机制,公司制已成为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所有制结构更加合理,反映了轻工业的竞争性行业的特点,全面提升了轻工业的活力;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迅速提高。
㈢坚持服务行业发展大局,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总结轻工业改革开放30年,我们注意到,在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从轻工业管理部门到转变身份后的行业组织,他们从服务行业发展大局出发,以市场为导向,行业指导和行业服务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工作和服务定位的问题,为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了指导、协调、规范和促进行业发展的作用。 成立后,创新工作内容,致力于十个工作平台(标准化工作、企业信息化 、特色区域建设、品牌建设、会展经济、国际交流、咨询服务、科技创新、职业培训和产业安全)和六大服务机制(政府联系机制、区域联动机制、产学研联动机制、会员服务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服务机制)的建设,突出服务特色,基本形成了符合会员企业需求的全新的服务模式,得到行业的认同。实践证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与加强行业组织的管理之间是协调统一的关系,行业组织在促进行业发展中大有可为,作用不可替代,前提是转变思想观念,重点是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关键是提高把握行业发展规律的能力和服务行业的水平,核心是建立与企业间相互信任和支持的依存关系。
㈣坚持从轻工业实际出发,摸索规律,创新发展模式
总结轻工业改革开放30年,我们注意到,轻工业的改革开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工作中心,是一个不断创新和不断深化的过程。30年间,行业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作为主线,走市场化、国际化道路,通过推进名牌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和走出去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了全面振兴轻工业的目标。
轻工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名牌发展战略,早在1993年就提出了“发展一批轻工名牌产品,形成经济规模,参与国际竞争”的方针,大力推进品牌培育工作。通过开展产品质量监督和名优特产品评比等活动,规范市场,引导消费,为企业向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和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通过鼓励名牌企业采取兼并控股、收购方式组建企业集团,为企业集团化、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带动了轻工区域经济的发展。品牌发展战略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自身建设,他们把学习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结合,创造了优秀的轻工企业文化。目前,全行业进入了品牌竞争的阶段,品牌成为技术管理水平、经营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核心竞争力的集中表现,被企业视为发展的第一要素。可以说,名牌发展战略是轻工业发展的基石。
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方针的提出,轻工行业加快了实施科技发展战略的步伐。从简单的引进技术,到消化吸收再创新,再到自主创新,30年跨了三大步。科技创新带动了产业升级,实现了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让传统行业焕发了活力,让一批轻工行业率先跨入了世界生产大国的行列。最大的收获是确立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并且从中涌现出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全行业基本上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体系,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大大提高,在一些轻工重点行业中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方式。同时,技术进步为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提供了技术保证,提升了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可以说,技术进步是轻工业发展的最大亮点。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面向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通过实施大集团战略,发展自主品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已成为现阶段行业发展的重点。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一批轻工企业集团较早地开始了国际化进程,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轻工业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必须做好有效承接和转移两个方面的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投资、兴办企业,利用国际上的人才、技术和市场资源,采取产品输出、产能输出、技术输出、品牌输出、资本输出一体化经营模式,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可以说,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是实现世界轻工强国的必经之路。
㈤坚持轻工业的基础地位,实现轻工业健康发展
总结轻工业改革开放30年,我们注意到,处理好轻重工业发展关系,巩固轻工业的基础地位,对促进和保证轻工业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轻工业实行了“六个优先”的政策,使轻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改变消费品短缺局面,繁荣市场,增加积累做出了贡献。长期以来,轻工行业发挥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广阔的优势,表现出“劳动就业、出口创汇、服务三农和满足内需”鲜明的特征,为国民经济发展,和谐社会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国家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重“重”轻“轻”的问题再次突出,一些地区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趋缓,扩大内需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的情况下,如何发挥轻工业的作用,在国家对外贸易顺差加大,汇率调整压力增加的市场条件下,如何正确看待轻工产品在出口创汇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轻工行业普遍存在的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特点,通过产业政策的扶持,保护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
轻工业改革开放30年,3000多万轻工业职工自强不息,励精图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年之际,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展望未来,满怀豪情,在为轻工业已经取得的巨大成果欢欣鼓舞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份厚重的历史责任,我们要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轻工业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一次划时代的会议,会议拨乱反正,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到开放的伟大的历史行程。30年的艰辛探索,30年的耕耘贡献,伟大的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历史的奇迹。
在这场伟大的历史变革中,轻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跨越,成为世界轻工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轻工行业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177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76041亿元;利税总额由1978年的185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5249亿元。轻工行业的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小,整体上达到了国际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的水平。轻工行业全面实现了资源市场化配置,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轻工行业快速与世界贸易规则接轨,顺利渡过后过渡期,国际贸易额逐年扩大,在世界消费品市场上扮演了重要的供应商的角色,产品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轻工行业实现出口创汇额2703亿美元,成为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回顾
轻工行业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可以用波澜壮阔来形容。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伟大的社会变革,其中的艰辛让全程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人难以忘怀。“摸着石头过河”形象地表达了探索改革道路,创新发展理论和丰富成功实践的艰难和曲折。轻工业是实行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市场的行业之一,市场化程度高,行业竞争也异常的激烈。30年间,轻工业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变革,轻工企业经历了不断的市场筛选,在激荡沉浮中不断发展壮大。回顾30年轻工业的发展历程,既与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一脉相承,又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可以归纳总结出一些反映行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㈠向市场经济过渡初期(1979年~1991年)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处在短缺经济阶段,日常生活物资供应困难,基本生活消费品要凭票供应。改革开放后,解决供需之间矛盾,满足市场需求成为轻工业的发展原动力。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轻工业实行了“六个优先”,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措施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和引进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的产业政策,在各种生产资料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资保障。与此同时,轻工业率先推行了投资体制改革和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将固定资产投资从拨款改为贷款,实现了投资渠道的多元化,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变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逐步放开了产品的经销权,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自主地组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促进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开展了以经营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内部改革,改革用人和分配制度;落实集体经济政策,恢复集体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以上改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了轻工经济的发展。轻工业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也发生了变化,通过缩小计划管理范围,扩大市场调节比重,逐步放开商品价格,下放直属企业,改组和组建行业协会和扩大地方管理权限等改革措施,推动轻工业从条块分割的部门管理的旧体制向开放的行业管理的新体制的转换,行业协会成为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承担了政府委托的部分行业管理的职能。
市场经济的拉动和产业政策的推动,让轻工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有效的市场供应使商品短缺的局面得到扭转。80年代末,供求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时被百姓称为“三大件”的缝纫机、自行车和手表的产量开始回落,部分轻工产品生产过剩,出现了买方市场。同时,家用电器、塑料制品等新兴行业迅速崛起,电风扇、电冰箱、洗衣机等轻工产品成为新一轮消费的热点,不仅丰富和活跃了市场,而且为轻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79年~1991年的13年间,全国轻工业系统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率达到22%,累计投资额为1228亿元;1991年全国轻工系统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1.96倍,达到3332亿元;1991年轻工产品出口创汇额191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8倍,为轻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出现了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生产和需求两旺的形势,发挥了轻工行业投资少,见效快,对市场拉动作用大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对消费品需求的增长,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活跃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
这个阶段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期,计划经济还占主导,改革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减政放权层面上,通过推行租赁、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推动企业内部改革,培育企业的市场能力,提高企业的活力。轻工业管理适应改革的要求,率先打破行业条块分割的束缚,面向整个轻工行业,将工作重点向科技创新、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等营造行业发展环境,提高行业竞争力的方向转移,初步完成了行业管理工作定位,明确了工作目标,内部改革走在了其他工业管理部门的前列。当时的经济总量小,经济发展水平低,轻工业95%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处在手工和半机械化水平;行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加工贸易是合作的主要形式。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的区域环境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开始崛起,显示了经济的活力。
㈡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1992~2001年)
1992年1月,邓小平到南方巡视,发表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引起社会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讨论,经济特区取得的发展成果,极大地激励了全国人民改革开放的热情,以此为标志,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在国民经济调整中一些原军工、机械、商贸等部门的企业发展轻工业生产,为轻工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也改变了轻工业的组织构成,形成了大轻工的产业格局。轻工业利用外资的形式更加多样,外资从输出技术、设备向输出技术设备和投资兴办经济实体并重的方向转变,外资和港澳台企业的数量、企业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形成与国内企业同台竞争的局面。国企改革广泛而深入,通过产权转让、企业上市、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开展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改制工作,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随着民营、个体和外资企业的加入以及轻工企业转制工作的深入,轻工行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地区非公经济的比重超过国有和集体企业,成为经济主体。轻工行业管理机构进一步转变职能,全面完成了从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的历史性转变;轻工行业率先实施了名牌发展战略,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通过实施“以出口创汇为突破口,全面振兴轻工业”的发展战略,落实服务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资源”的要求,产品出口结构优化,产品升级,出口快速增长,日益显示出外向型的经济特征。
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消费水平,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拓展空间,到20世纪末,轻工行业形成了产业结构比较完整、能够满足市场多种消费需求的轻工业生产体系,轻工产品品种数量实现了逾十倍的增长,已达到了近30万种,极大的丰富了生活消费品市场,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轻工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全行业基本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供求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从数量增长主导型向质量效益主导型转变;一些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自行车、日用陶瓷、塑料农地膜、皮鞋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轻工业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了重要位置,从而确立了世界轻工生产大国的地位。2001年全国轻工系统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19倍,达到21524亿元;2001年轻工产品出口创汇额745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35倍。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轻工业产值、出口创汇、实现利税已分别占到或接近全国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和利税总额的1/3,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阶段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从管理向体制延伸,市场成为这个阶段的主题词,轻工业率先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广大轻工企业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通过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开展了经营和管理创新,企业文化普遍提升,市场开发能力大大加强,市场地位得到巩固;通过兼并重组促进了行业资源的整合,市场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1998年全国轻工业年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有20多家,大集团战略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更加广泛,促进了区域特色经济及专业化市场的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轻工业成为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和利税的主要来源;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技术交易市场的形成促进了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推动企业向技术创新主体演变,创新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从单纯的技术模仿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的方向发展;竞争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延伸,渠道竞争成为常态,企业之间在开展价格竞争的同时,品牌竞争日趋明显,投资拉动对轻工行业经济增长起到了决定作用,从行业整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竞争优势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处在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在生产规模扩大,贸易额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
㈢全方位开放时期(2002年~今)
2001年11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开始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轻工业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批全面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竞争性行业,能否适应新形势,顺利度过五年过渡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几乎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同步, 成立,行业全面实现了在市场化管理模式下运行。《轻工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用15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实现世界轻工强国的目标。这个时期,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开放,利用外资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形式更加多样,外资利用资本和技术优势在一些轻工产品领域快速扩张,引发对产业安全的思考;非公经济在轻工行业中的比重进一步扩大,总量超过国有和集体经济,成为经济的主体;在对外贸易中,产业结构和贸易分布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贸易摩擦增多,技术壁垒成为主要障碍,全面提升行业在世界产业链中的位置,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命题。新形势下,行业通过培育产业集群和专业化市场,推进品牌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和标准发展战略、走出去发展战略,加速内部资源整合,营造行业发展环境,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认证体系,在用标准中的国际标准采标率已经初步达到了规定目标。企业通过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向结构多元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市场差异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领军作用更加明显, 规模效益显现,全行业进入了变比较型优势、外向型优势为竞争型优势、创新型优势,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
在全面开放的国内外市场的拉动下,轻工业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在我国入世五年后, 2006年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58890亿元,与入世前的2001年相比,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分别增长了173%和172%,大大超过全国工业平均增长速度;通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采用现代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轻工业结构得到优化,按国家统计局口径,轻工行业产品涉及19大类、72中类、137小类,产品数量达到约50万种,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国内消费品市场,产品还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亿万家庭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进入重化时代和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高的情况下,虽然轻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并没有丝毫改变,更加鲜明地表现出“劳动就业、出口创汇、服务三农和满足内需”四个基本特征。
这个阶段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轻工业进入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时期,轻工经济快速与世界接轨,对外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外向型经济特征更加突出。在全行业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行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环境友好、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在政府的推动下,节能减排成为热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循环经济模式开始在重点行业推广。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通过特色区域培育形成了96个产业链条完整、产品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和一批辐射全国的专业化市场,全行业出现了东部地区稳步增长,中西部地区发展提速的局面,在产业转移中,各地区发挥各自长处,对口支援,实现了优势互补。企业的创新体系得到深化,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健全了技术创新机构,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的比重增加,一些行业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品牌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资源优势进一步向品牌企业集中,2006年销售收入排行前500位的轻工企业整体跨上了10亿元台阶。涌现出海尔、格力、波司登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品牌。轻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整体提升,同时,在世界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生产要素价格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各种制约因素叠加显现,积累的问题集中释放,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总结
30年的风雨历程,30年的探索追求,轻工行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跨越,成绩来之不易,值得总结汲取的经验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㈠坚持“大轻工”的发展理念,不断追求更高的发展目标
总结轻工业改革开放30年,我们注意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始终体现了一个“大轻工”的发展理念。它既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情怀,是不断超越自己的表现。可以说,“大轻工”的发展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贯穿了改革开放的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要求,是结合轻工业的实际,针对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不断深化改革和创新的产物。
“大轻工”的发展理念是伴随改革的要求提出的。在改革开放初期,轻工业发展滞后,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为了加快轻工业的发展,轻工业管理部门率先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打破部门和地区条块分割的局面,敞开行业大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展轻工业,开辟流通渠道,增加有效供给,使商品短缺的局面得到扭转。“大轻工”的发展理念,促进商品的大流通和经济的大循环,壮大了轻工经济。
“大轻工”的发展理念是在改革实践中得到丰富的。改革开放初期,面对企业“大而全”和“小而全”的封闭式的生产方式,全行业积极推进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打破部门和企业界限,推进社会化大生产,从而改变了旧的生产组织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果,解放了生产力。以后,轻工行业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尤其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行业推广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对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引领作用十分突出,改变了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带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大轻工”的发展理念促进了行业的大分工和生产的大协作,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大轻工”的发展理念是伴随改革深化得到升华的。在我国初步确立了世界轻工生产大国的地位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全行业把产业升级,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现了效益增长高于产值增长,出口结构优化的可喜变化,“大轻工”的发展理念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大变革,促进了轻工行业转型。
“大轻工”的发展理念可以归纳为:解放思想,按经济规律办事的科学精神;开放搞活,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实践精神;继承发展,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不忘使命,全面振兴轻工业的拼搏精神。
㈡坚持企业现代化建设,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总结轻工业改革开放30年,我们注意到,从明确企业的市场地位开始,到确立企业的经营主体和创新主体地位,轻工业改革开放按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围绕全面推进企业现代化建设,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这条主线展开。企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最具活力的因素,他们的成长为轻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改革成果主要表现在,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体制和机制,公司制已成为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所有制结构更加合理,反映了轻工业的竞争性行业的特点,全面提升了轻工业的活力;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迅速提高。
㈢坚持服务行业发展大局,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总结轻工业改革开放30年,我们注意到,在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从轻工业管理部门到转变身份后的行业组织,他们从服务行业发展大局出发,以市场为导向,行业指导和行业服务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工作和服务定位的问题,为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了指导、协调、规范和促进行业发展的作用。 成立后,创新工作内容,致力于十个工作平台(标准化工作、企业信息化 、特色区域建设、品牌建设、会展经济、国际交流、咨询服务、科技创新、职业培训和产业安全)和六大服务机制(政府联系机制、区域联动机制、产学研联动机制、会员服务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服务机制)的建设,突出服务特色,基本形成了符合会员企业需求的全新的服务模式,得到行业的认同。实践证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与加强行业组织的管理之间是协调统一的关系,行业组织在促进行业发展中大有可为,作用不可替代,前提是转变思想观念,重点是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关键是提高把握行业发展规律的能力和服务行业的水平,核心是建立与企业间相互信任和支持的依存关系。
㈣坚持从轻工业实际出发,摸索规律,创新发展模式
总结轻工业改革开放30年,我们注意到,轻工业的改革开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工作中心,是一个不断创新和不断深化的过程。30年间,行业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作为主线,走市场化、国际化道路,通过推进名牌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和走出去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了全面振兴轻工业的目标。
轻工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名牌发展战略,早在1993年就提出了“发展一批轻工名牌产品,形成经济规模,参与国际竞争”的方针,大力推进品牌培育工作。通过开展产品质量监督和名优特产品评比等活动,规范市场,引导消费,为企业向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和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通过鼓励名牌企业采取兼并控股、收购方式组建企业集团,为企业集团化、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带动了轻工区域经济的发展。品牌发展战略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自身建设,他们把学习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结合,创造了优秀的轻工企业文化。目前,全行业进入了品牌竞争的阶段,品牌成为技术管理水平、经营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核心竞争力的集中表现,被企业视为发展的第一要素。可以说,名牌发展战略是轻工业发展的基石。
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方针的提出,轻工行业加快了实施科技发展战略的步伐。从简单的引进技术,到消化吸收再创新,再到自主创新,30年跨了三大步。科技创新带动了产业升级,实现了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让传统行业焕发了活力,让一批轻工行业率先跨入了世界生产大国的行列。最大的收获是确立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并且从中涌现出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全行业基本上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体系,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大大提高,在一些轻工重点行业中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方式。同时,技术进步为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提供了技术保证,提升了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可以说,技术进步是轻工业发展的最大亮点。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面向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通过实施大集团战略,发展自主品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已成为现阶段行业发展的重点。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一批轻工企业集团较早地开始了国际化进程,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轻工业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必须做好有效承接和转移两个方面的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投资、兴办企业,利用国际上的人才、技术和市场资源,采取产品输出、产能输出、技术输出、品牌输出、资本输出一体化经营模式,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可以说,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是实现世界轻工强国的必经之路。
㈤坚持轻工业的基础地位,实现轻工业健康发展
总结轻工业改革开放30年,我们注意到,处理好轻重工业发展关系,巩固轻工业的基础地位,对促进和保证轻工业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轻工业实行了“六个优先”的政策,使轻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改变消费品短缺局面,繁荣市场,增加积累做出了贡献。长期以来,轻工行业发挥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广阔的优势,表现出“劳动就业、出口创汇、服务三农和满足内需”鲜明的特征,为国民经济发展,和谐社会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国家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重“重”轻“轻”的问题再次突出,一些地区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趋缓,扩大内需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的情况下,如何发挥轻工业的作用,在国家对外贸易顺差加大,汇率调整压力增加的市场条件下,如何正确看待轻工产品在出口创汇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轻工行业普遍存在的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特点,通过产业政策的扶持,保护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
轻工业改革开放30年,3000多万轻工业职工自强不息,励精图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年之际,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展望未来,满怀豪情,在为轻工业已经取得的巨大成果欢欣鼓舞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份厚重的历史责任,我们要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轻工业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