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促发展

2007-09-24 来源:
                                                     (江南大学)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号召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轻工业经济运行平稳,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更加协调,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贡献显著。在面对巨大历史机遇的同时,轻工业的发展也在谋求应用高新技术,进一步调整轻工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捕捉各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应用高新技术改造轻工传统产业并积极开拓轻工高新技术产业,将是今后轻工业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这给我们这个以促进中国轻工业发展为使命的大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创新是高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服务和贡献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是培养、锻炼学术队伍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学校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江南大学科技发展一直以服务行业与社会发展为导向,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就江南大学科技创新工作作一简要介绍。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1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近20000余人,研究生4800人。学校师资由1名工程院院士、4名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个部省科技创新团队领头,700多名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组成。学校下设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学院、设计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等18个学院,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2个本科专业,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农、管、经、教育、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还拥食品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发酵工程”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共5个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工业生物技术等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发酵工程、功能食品等3个国家和省部级工程中心,1个部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1个教育部生命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作为教育部的直属大学,江南大学一直将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为社会服务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江南大学的科技工作一直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坚持“课题从生产中来,成果到生产中去”,以及“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多方联合,协作攻关”的原则。学校科技的优势主要在轻工,并有发酵工程、食品工程、粮油工程、工业设计、化工与材料、机电一体化、纺织工程以及商贸、管理和法政等多学科结合的特点。根据学校的学科特点和科研优势,江南大学科研创新工作的定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产业的改造,二是新产业增长点的开拓与发展,主要指导思想包括:
    1、科技创新工作必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以食品工业为例,这些产值总和接近了国民经济总值的10%,税收占到20%,连续10多年位列制造业之首,但一直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我校设立的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食品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此外,我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还是化工、饲料、纺织、医药等工业发展的支撑点。因此,在江南大学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创新技术的开发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轻工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科技创新工作应该是新兴工业建立和传统工业改造的技术保证。我国的轻纺工业虽然已由过去作坊式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变成为现代工业的生产机制,一些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但仍然存在着生产规模小,基础差,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上中下游工程相配套的高效、低耗、无(少)污染工业技术体系,使轻纺工业尽快由落后的粗放型生产向先进的集约化生产转变,提高其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我们整合力量设立了教育部生态纺织重点实验室以推动纺织科技发展。培育轻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市场容量的新产品,并尽快使之产业化、国际化,也是我国轻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科技创新工作力求有带动诸多工业发展的多重效果。首先,在轻工业的技术体系中,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的特点和综合技术的应用性,由此决定了轻工业技术的发展将推动诸如制造工业、材料生产工业等行业的发展;其次,在我国的轻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来自农林牧渔业,轻工技术与这些行业副产品的资源转化、增值增效密切相关,而轻工业生产的产品又常常是化工、医药、机械等工业产品的中间体,这些中间体的生产质量和效益对其所作用的工业影响巨大。
    4、科技创新工作是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的农、林、牧、渔业产品资源非常丰富,但多年来农产品一直作为廉价原料出口,或沿用传统工艺进行粗加工,由于加工程度低,产品品种少,因而附加值低(还不到农业产值的70%,而发达国家已达到100-200%),难以为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发展。江南大学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明显的科技优势将在促进农业的产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江南大学科研工作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仅以2006年为例,学校科研到帐经费突破1.039亿元(预计2007年将突破1.2个亿);承担国家、部、省纵向项目达120多项,包括22项“863”项目,是“十五”期间的7倍(今年又有21个863项目立项,其中包括2个单项经费超过800万的项目);获得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首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等;申请专利416项,授权专利381项(05年在专利申请和授权方面曾列为全国高校第4名);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2项,其中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已经连续2年每年有一项国家奖);发表三大检索论文750篇,其中SCI论文330篇,三大检索论文的增长率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江南大学的科研工作特色有两点:
    一是特色学科在国内高校中优势明显。如发酵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纺织工程、设计艺术学等学科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这些学科的高水平发展,使江南大学在国内重大科技项目招标、863和基础研究项目的争取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如:(1)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现设备研究开发”投标中,江南大学与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联合投标,在总共17个课题的招标中,参与了8个项目的招标并中标7个,在全国所有中标单位中位于前列;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发酵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重大产品开发”的投标中,江南大学中标5个,为全国所有中标单位最多的单位之一。(2)在06年国家农业领域食品生物工程方面,49个“863”项目中江南大学负责承担了13项;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973”项目的争取中,我们加强校内、校外有关学科的交叉联合,使我校在这一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连续参与并担任了3项“973”项目子课题。(3)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争取中,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06年获得24项,07年又有了更大进展。这些项目的获得,对促进我校基础研究的发展,提高我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学术地位,稳定我校基础研究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江南大学成果工业化转化率高,平均达到60%以上。由于这些成果含有一些行业的关键技术,是上中下游技术相集成和学科交叉的产物,具有高效、低耗、无(少)污染的应用特色,因此,一批产业化成果的价值表现在:(1)对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对工业产业的改造、升级有重要作用;(2)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3)带有共性意义和创新价值,并能在全行业推广实施;(4)既有现代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的样板工程,也有现代技术生产新产品的基地。
    江南大学科技工作注重科技与市场结合,与产业化发展结合,主要工作包括几个方面:
    (1)培育新型科技型企业,并推动已有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学校大部分科研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国家“863”项目和科技攻关、支撑项目),均与工业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承担并完成科研任务,共同分享科研成果。与学校合作共同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企业,不但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回报,而且技术实力得到明显增强,并产生了良好的辐射和示范效果,取得了较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与地方企业联办产学研联合体。与企业集团联办的一些研究所、技术中心、设计院等,利用学校的科技、人才优势和企业集团强大的经济实力,研究目的明确,课题来自企业,并由企业提供经费,近年来已逐渐体现其优势。另外,还与有关企业建立长期的联合体,企业为我校提供教学实践基地和奖学金等,而学校长期为企业服务,包括提供科技信息、开发新产品、培训人员等。
    (3)共建国家、省级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去年,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标志着江南大学产学研结合国家平台的设立,有力推动了我校科技工作为行业服务、为地方服务的步伐。这些中心作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孵化器”,在新世纪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依托大学、大学科技园、江苏太湖水集团、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四方建立的江苏省生物活性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入研究具有重大市场价值的科研成果,开发适合规模化生产需要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并进行后续的工程化研究和系统集成,使科研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起示范作用。
    (4)与企业实行资源共享。
    积极加强与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到目前为止已经与青岛啤酒、烟台张裕、贵州茅台、绍兴黄酒、河南双汇、湖南金健米业、上海光明乳业等100多家企业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或联合研究所。
    在以往的几十年中,江南大学得到了全国轻工领域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形成了与全国政产学研各方面大力合作的良好传统,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江南大学因轻而立,依轻而强。今天,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征途中,江南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促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轻工行业的主战场,全面参与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为我国轻工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Baidu
map